主頁
港聞
娛樂
體育
財經
國際
其他
熱門搜尋 :
逃犯條例
高處墮下
東區裁判法院
陳凱琳
艾拿巴
浪跡天地
李佳芯
特別職務隊
愛的迫降
ERROR
消費股 相關新聞
明報
-
財經
2021-04-12
劉思明:清潔電能潛力大 賽晶可冷吼
【明報專訊】港股上周波動,只有個別行業上升動力較強,除了金屬礦石、航運物流、服飾消費股外,電子部件股也受追捧,賽晶(0580)可以冷吼。
查看原始文章
#行業 (3307)
#服飾 (171)
#港股 (12485)
#消費 (3896)
#清潔 (1521)
#電子 (2467)
#物流 (683)
#航運 (213)
#消費股 (84)
#電能 (62)
#周波 (9)
#航運物流 (7)
#劉思明 (85)
明報
-
財經
2021-04-08
劉思明:港股個別發展 九毛九候回吐收集
【明報專訊】港股長假後復市受壓,個別行業及主題仍有炒作,市况不算太差。內需消費股表現堅挺,餐飲股九毛九(9922)持續跑贏同業,趁有調整可以吸納。
查看原始文章
#行業 (3307)
#港股 (12485)
#消費 (3896)
#餐飲 (1462)
#個別發展 (1158)
#調整 (3187)
#長假 (685)
#內需 (300)
#炒作 (376)
#復市 (232)
#消費股 (84)
#餐飲股 (57)
#九毛九 (53)
#內需消費 (17)
#跑贏 (117)
#劉思明 (85)
明報
-
財經
2021-03-30
劉思明:內房股慎後勁不繼 物管股更值博
【明報專訊】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或遭基金斬倉重創,在港上市的科網、新能源、消費股等上周一度回勇,昨天受累捱沽;資金回流中資金融、內房或建材等行業股份。內房股強勁向上突破,但要慎防曇花一現。
查看原始文章
#基金 (5583)
#行業 (3307)
#中資 (1137)
#能源 (1439)
#金融 (6005)
#資金 (3676)
#消費 (3896)
#內房 (448)
#上市 (5853)
#中資金融 (82)
#股份 (3077)
#新能源 (486)
#內房股 (166)
#斬倉 (15)
#消費股 (84)
#中概股 (460)
#物管 (669)
#物管股 (120)
#重創 (1589)
#美國上市 (319)
#回流 (203)
#劉思明 (85)
東網
-
財經
2021-03-17
黃志陽:恒指28200有支持 短炒消費股
港股今(17日)早間先升後回,安山資本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志陽表示,現時市場聚焦美國聯儲局議息、中美高層會談、以及美債息走勢
查看原始文章
#恒指 (3697)
#董事 (4183)
#中美 (4036)
#資產 (2965)
#港股 (12485)
#資本 (1488)
#消費 (3896)
#聯儲局 (1533)
#會談 (594)
#美債 (371)
#聯儲局議息 (58)
#議息 (314)
#美國聯儲局 (730)
#債息 (584)
#消費股 (84)
#資產管理 (468)
#短炒 (62)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3-17
潛在藍籌新貴逐隻睇
每逢季檢,潛在新貴都會成投資主題。大行高盛預期,當恒指成分股數目達至80隻時,追蹤恒指的被動基金預期將從目前的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增長25%至250億美元(約1,950億港元),而消費股和醫療保健股的權重將有較大幅度上升。從股份上看,預期快手(01024)將會因「染藍」而獲得最多追蹤恒指的被動資金流入,估計達7.45億美元(約58.11億港元),其他如京東健康(06618)、思摩爾國際(06969),以及新奧能源(02688)等均有機會進身藍籌。
查看原始文章
#恒指 (3697)
#基金 (5583)
#投資 (10426)
#健康 (5543)
#美元 (10548)
#港元 (9243)
#能源 (1439)
#資金 (3676)
#消費 (3896)
#醫療 (3710)
#保健 (290)
#追蹤 (1444)
#藍籌 (910)
#200億 (356)
#高盛 (516)
#股份 (3077)
#京東 (804)
#恒指成分股 (47)
#消費股 (84)
#醫療保健 (64)
#5億 (3823)
#醫療保健股 (13)
#新奧能源 (20)
#資金流 (468)
#染藍 (127)
#思摩爾國際 (51)
#成分股 (200)
#季檢 (35)
#京東健康 (161)
#思摩爾 (40)
明報
-
財經
2021-03-02
張兆聰:資金追內需股 日清博中線回升
【明報專訊】恒指昨升472點,收報29,452點,成交金額2092億元。港股大跌後反彈,科技股、軟件、光伏、體育、特斯拉概念、女股神概念等普遍都彈升5%至10%。利好消息有中國2月份PMI遜預期,憧憬收水力度減弱,澳洲央行加碼購買長債,市場憧憬其他央行會跟隨,美國10年期債息在1.4厘水平徘徊,也為市場反彈提供支持。消費股、中資電訊股偏強,當中食品飲品股可分段收集。
查看原始文章
#恒指 (3697)
#反彈 (4057)
#中資 (1137)
#電訊 (1110)
#科技 (8842)
#港股 (12485)
#飲品 (360)
#水平 (4365)
#軟件 (820)
#普遍 (1716)
#資金 (3676)
#購買 (2077)
#澳洲 (3064)
#消費 (3896)
#行會 (878)
#特斯拉 (262)
#成交 (6475)
#央行 (1831)
#憧憬 (861)
#日清 (262)
#回升 (2039)
#內需 (300)
#科技股 (1583)
#債息 (584)
#股神 (225)
#PMI (443)
#概念 (991)
#消費股 (84)
#內需股 (75)
#好消息 (624)
#金額 (2456)
#中資電訊股 (53)
#光伏 (77)
#大跌 (1710)
#電訊股 (99)
#水力 (34)
#女股神 (55)
#張兆聰 (92)
#成交金額 (133)
東網
-
財經
2021-02-22
周樂樂:科技醫療消費股回調 現低吸機會
春節假期後開市兩天,A股市場風格發生猛烈切換。大盤藍籌股高位回調,中小市值個股底部拉升。從數據分析來看,大資金調倉的迹象
查看原始文章
#市值 (1909)
#股市 (6811)
#科技 (8842)
#資金 (3676)
#消費 (3896)
#數據 (7600)
#醫療 (3710)
#藍籌 (910)
#a股 (1562)
#高位 (2418)
#開市 (1703)
#藍籌股 (265)
#樂樂 (78)
#消費股 (84)
#春節 (308)
#數據分析 (94)
#春節假期 (47)
明報
-
財經
2021-02-22
陸振球:控制好注碼 長玩長有
【明報專訊】牛年伊始,股巿最好的祝福語自是繼續牛氣冲天!當然,每次牛巿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去年自然是新經濟股牛氣十足,而今年隨疫情即將受控,傳統經濟主題的股票也會回勇,而近年一些之前備受冷落的消費股,可以數日間升了大約五成,值得大家關注。
查看原始文章
#股票 (1728)
#經濟 (19115)
#消費 (3896)
#自然 (1331)
#傳統 (1665)
#新經濟 (722)
#新經濟股 (471)
#疫情 (50883)
#消費股 (84)
#股巿 (27)
#牛年 (533)
#受控 (417)
#陸振球 (43)
#祝福語 (5)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2-13
投資消費股 要知華Z世代習慣
泡泡瑪特(09992)股價走勢早前儼如被「點穴」,主要原因是官媒開腔關注盲盒消費狂熱,以及被揭有店員擅自拆開盲盒。不過,內地年輕消費者對盲盒的追捧,已促使投資界反思自己對這班未來社會主人翁的消費模式是否有「盲點」,更有股評人直言「不懂泡泡瑪特是中年人的一次投資大潰敗」。
查看原始文章
#未來 (6918)
#投資 (10426)
#消費 (3896)
#官媒 (532)
#消費者 (1058)
#店員 (239)
#股價 (4066)
#泡泡 (147)
#消費股 (84)
#主人 (403)
#點穴 (3)
#中年人 (26)
#泡泡瑪特 (59)
#反思 (119)
#盲點 (24)
#盲盒 (23)
#Z世代 (21)
明報
-
財經
2021-01-27
張兆聰:消費股走勢平穩 低吸蒙牛
【明報專訊】恒指昨跌767點,收報29,391點,成交金額2789億元。人行收緊流動性引發市場恐慌,中港股市齊急挫,周一是騰訊(0700)、美團(3690)和港交所(0388)拉升大市,昨日就由這3隻股票炸散市場。熱點板塊估值高、人多擠迫,對利淡消息反應較大。相對之下,消費股走勢較平穩,回調多時的蒙牛(2319)可趁低吸納。
查看原始文章
#恒指 (3697)
#股市 (6811)
#股票 (1728)
#港股 (12485)
#中港 (1097)
#恐慌 (374)
#消費 (3896)
#急挫 (687)
#收緊 (2075)
#美團 (979)
#騰訊 (2591)
#成交 (6475)
#中港股市 (94)
#板塊 (677)
#流動性 (582)
#人行 (892)
#港交所 (1454)
#擠迫 (104)
#消費股 (84)
#蒙牛 (131)
#利淡消息 (8)
#金額 (2456)
#趁低吸納 (70)
#大市 (378)
#張兆聰 (92)
#成交金額 (133)
明報
-
財經
2021-01-17
受惠國策 再生能源消費股可留意
【明報專訊】中國風險資產在2020年取得極為亮麗的成績單。以美元計,去年MSCI中國指數及滬深300指數分別大漲30%和39%,遠高於全球股市的回報率17%。中國股票全面上揚,類股中有一半以上的漲幅超過20%。中國資產的優異表現要歸功於中國很快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及強勁的出口下,中國經濟活動實現V形復蘇,第四季經濟增長很可能已接近趨勢水平。中國資產在2021年可望進一步上漲,然而回報率可能不如去年。
查看原始文章
#四季 (553)
#成績 (1549)
#股市 (6811)
#2020年 (7591)
#回報 (765)
#美元 (10548)
#中國經濟 (1029)
#能源 (1439)
#股票 (1728)
#經濟 (19115)
#經濟增長 (657)
#資產 (2965)
#水平 (4365)
#2020 (10893)
#政策 (5332)
#消費 (3896)
#MSCI (173)
#風險 (6634)
#出口 (2214)
#回報率 (127)
#疫情 (50883)
#國指 (413)
#再生能源 (89)
#消費股 (84)
#復蘇 (1077)
#滬深300指數 (55)
#麗的 (183)
#新冠疫情 (2763)
#2021年 (1772)
#經濟活動 (657)
#新冠 (37683)
#中國風 (9)
#滬深300 (76)
明報
-
財經
2021-01-11
陸振球:買剛需消費股ETF對冲通脹
【明報專訊】國去年疫情肆虐衝擊下推出無限QE和繼續人為壓低利率,自然利好債券投資,如在2020年初買入美國長債ETF如TLT,全年約有15%的賺幅,回報可算不俗,惟近日美國債息回升,10年期國債孳息上周升穿1.1厘收巿,債券牛巿似受挑戰。
查看原始文章
#投資 (10426)
#2020年 (7591)
#回報 (765)
#衝擊 (2692)
#2020 (10893)
#通脹 (1088)
#挑戰 (3423)
#利率 (2046)
#ETF (965)
#消費 (3896)
#自然 (1331)
#債券 (1373)
#疫情 (50883)
#回升 (2039)
#QE (72)
#國債 (592)
#債息 (584)
#消費股 (84)
#美國債息 (33)
#10年期國債 (83)
#對冲 (102)
#疫情肆虐 (755)
#國債孳息 (317)
#陸振球 (43)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1-11
華內需睇高一線 出口未言樂觀
內地今年開始「十四五規劃」(第14個5年規劃) ,着眼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加上新春將至,中資消費股前景獲看好,內需股連日炒作。但有分析指,內地出口方面卻未敢太過樂觀,因出口需求急增,貨櫃短缺令運費飆漲,或已拖累上月出口表現。
查看原始文章
#中資 (1137)
#短缺 (532)
#前景 (1938)
#消費 (3896)
#規劃 (1357)
#需求 (3370)
#出口 (2214)
#內需 (300)
#樂觀 (1334)
#新春 (518)
#炒作 (376)
#貨櫃 (570)
#消費股 (84)
#運費 (55)
#內需股 (75)
#月出 (429)
#5年 (4124)
#十四五 (278)
#十四五規劃 (92)
#雙循環 (104)
明報
-
財經
2021-01-06
滬深300創13年高 外資連續兩日流出A股
【明報專訊】環球資金充裕,加上內需股受政策支持,A股受消費股龍頭帶動,主要由行業龍頭組成的滬深300指數昨升1.91%,收報5368點,升穿2015年「大時代」收市高位,創2008年1月以來最高。富時A50指數升近2%,創2018年以來高位。滬深兩市成交額連日突破萬億人民幣。
查看原始文章
#人民幣 (5817)
#時代 (1958)
#行業 (3307)
#資金 (3676)
#政策 (5332)
#消費 (3896)
#環球 (2752)
#外資 (617)
#成交 (6475)
#2018年 (1851)
#大時代 (53)
#內需 (300)
#a股 (1562)
#高位 (2418)
#收市 (5329)
#消費股 (84)
#內需股 (75)
#滬深300指數 (55)
#人民 (5827)
#8年 (3707)
#5年 (4124)
#滬深300 (76)
#成交額 (803)
#A50指數 (10)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1-05
輪商精選:科指再破頂 捕捉升浪揀18539
踏入新一年,先祝廣大讀者財源廣進,股輪齊旺。2021年首個交易日,新能源汽車及消費股急升,比亞迪(01211)及吉利汽車(00175)分別高見224.6元及27.1元,小米(01810)收報35.25元創新高。恒生科技指數周一再破頂,收報8,489點。欲好倉轉換籌碼追後市升浪,可留意科指認購證18539,行使價8,980點,今年5月到期,實際槓桿6.6倍。
查看原始文章
#認購 (1357)
#科技指數 (482)
#汽車 (2591)
#科技 (8842)
#能源 (1439)
#恒生 (2312)
#消費 (3896)
#創新 (3643)
#小米 (1413)
#破頂 (955)
#急升 (1630)
#籌碼 (180)
#比亞迪 (339)
#新能源 (486)
#吉利汽車 (238)
#創新高 (1954)
#槓桿 (177)
#新能源汽車 (284)
#消費股 (84)
#2021年 (1772)
#恒生科技指數 (225)
#好倉 (63)
#科指 (187)
明報
-
財經
2021-01-04
蘇沛豐:體育服裝股 二線寶勝追落後
【明報專訊】踏入2021年,投資主題是疫情受控、經濟復蘇。2020年首季深受疫情打擊的行業,例如內地零售和餐飲,盈利基數低甚至虧損,2021年首季業績可望大翻身。當然,股價已部分反映復蘇的預期,不少消費股現價已遠高於一年前爆發疫情前水平。不過,估計2021年首季仍有多項利好因素,股價料大致可保持強勢。
查看原始文章
#投資 (10426)
#打擊 (4201)
#行業 (3307)
#2020年 (7591)
#經濟 (19115)
#零售 (2689)
#2020 (10893)
#水平 (4365)
#消費 (3896)
#盈利 (2625)
#業績 (2845)
#服裝 (424)
#餐飲 (1462)
#爆發 (7489)
#股價 (4066)
#疫情 (50883)
#追落後 (175)
#首季業績 (97)
#蘇沛豐 (49)
#消費股 (84)
#復蘇 (1077)
#經濟復蘇 (336)
#內地零售 (32)
#2021年 (1772)
#受控 (417)
#疫情受控 (265)
#爆發疫情 (131)
新浪
-
財經
2020-12-28
聶振邦(聶Sir):乘傳統產業重見關注 中交建價低息高值吸納
近日熱炒的大型科技股及消費股均受官媒抨擊,令業務短期前景受阻,股份出現抛售潮,吸引資金重投傳統經濟...
查看原始文章
#受阻 (543)
#科技 (8842)
#業務 (4708)
#大型 (3608)
#前景 (1938)
#經濟 (19115)
#資金 (3676)
#消費 (3896)
#傳統 (1665)
#官媒 (532)
#抨擊 (377)
#股份 (3077)
#科技股 (1583)
#低息 (406)
#消費股 (84)
#中交建 (27)
明報
-
財經
2020-12-24
張兆聰:年尾跌市不常見 頤海落後候低吸
【明報專訊】恒指升223點,收報26,343點,成交金額1291億元。強勢股周二急挫後,沽盤並沒有大舉出現,反而普遍出現強力反彈;同時科技股也回升,尤其是京東(9618)及美團(3690)分別彈升5%及4%,恒指也成功守住了區間下限的26,000點。雖然近期有些利淡和變數,但年尾跌市不常見,今年餘下時間應能保持平穩。消費股依然強勢,頤海(1579)則相對落後,可候低吸納。
查看原始文章
#恒指 (3697)
#反彈 (4057)
#科技 (8842)
#時間 (13630)
#普遍 (1716)
#急挫 (687)
#消費 (3896)
#跌市 (102)
#美團 (979)
#成交 (6475)
#回升 (2039)
#科技股 (1583)
#京東 (804)
#消費股 (84)
#頤海 (42)
#強勢股 (82)
#291 (364)
#金額 (2456)
#張兆聰 (92)
#成交金額 (133)
東網
-
財經
2020-12-16
【股市剖析】陳樂怡:華力谷內需 消費股值博
歐美疫情嚴峻,封城措施升級,疫情及社交距離措施再度成為投資焦點。加上,科網股持續受監管風險所困擾,表現拖累大市。港股周二
查看原始文章
#措施 (13403)
#投資 (10426)
#股市 (6811)
#港股 (12485)
#升級 (1285)
#監管 (2391)
#消費 (3896)
#焦點 (2169)
#風險 (6634)
#疫情 (50883)
#內需 (300)
#消費股 (84)
#科網股 (235)
#再度 (3090)
#社交距離措施 (1228)
#社交距離 (2178)
#歐美 (234)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0-12-16
股市剖析:華力谷內需 消費股值博
歐美疫情嚴峻,封城措施升級,疫情及社交距離措施再度成為投資焦點。另科網股持續受監管風險所困擾,表現拖累大市。港股周二跌182點,至26,207點;國指跌43點,至10,399點;科技指數跌34點,至8,094點。大市成交額為1,441億元。阿里巴巴(09988)及京東(09618)分別跌2.2%及2.8%。油組調低明年原油需求預測,中海油(00883)跌2.6%。
查看原始文章
#措施 (13403)
#原油 (906)
#科技指數 (482)
#投資 (10426)
#股市 (6811)
#科技 (8842)
#港股 (12485)
#預測 (2322)
#升級 (1285)
#監管 (2391)
#消費 (3896)
#焦點 (2169)
#需求 (3370)
#風險 (6634)
#阿里巴巴 (1184)
#成交 (6475)
#阿里 (1938)
#疫情 (50883)
#內需 (300)
#京東 (804)
#國指 (413)
#中海油 (424)
#消費股 (84)
#科網股 (235)
#油組 (99)
#再度 (3090)
#社交距離措施 (1228)
#社交距離 (2178)
#成交額 (803)
#歐美 (234)
熱門新聞
1
小學常識書述遷台 刪「中華民國政府」 改「國民黨遷台」 林泉 ...
明報
-
港聞
2
將軍澳女童墮樓亡 (08:42) ...
明報
-
港聞
3
易服男闖女更衣室 「個胸特別誇張」揭發 ...
東方日報
-
港聞
4
涉擅窺子呈分成績 教局主任不認罪 辯方稱工作上可接觸 上司指 ...
明報
-
港聞
5
失業兼情困 國泰前空姐自縊亡 ...
東方日報
-
港聞
6
進退兩難:為何監管機構不遏止樓價? ...
東方日報
-
財經
7
【Emily】中電E
明報
-
港聞
8
【4月13日疫情速報】(09:45) ...
now
-
港聞
9
港府擬花8年落實統一假期 議員狠批當局歎慢板 ...
東網
-
港聞
10
人行再約談 螞蟻允設金控公司 支付寶不得接連貸款產品 阿 ...
明報
-
財經
11
港商開發3D打印新材料 助中小企生產 ...
明報
-
港聞
12
跨境司機盼放寬檢測期 打復必泰驚現面癱 斥當局不負責任 ...
東網
-
港聞
13
蘇斯克查怒插騙子孫興民:罰佢冇飯食! ...
東網
-
體育
14
被指重整業務後裁400人 Goji Studios稱不多於7 ...
東網
-
港聞
15
港鐵去年呈報百宗延誤 九巴脫班率達6.9%堪稱「脫班王」 ...
東網
-
港聞
16
郭富城FullGear宅家鍊車
東方日報
-
娛樂
17
【Emily】新民黨孖媽帶子女送暖酒吧雀館 囡囡送畫有黃色 ...
明報
-
港聞
18
旅遊業疫苗中心計劃收過萬宗申請 中心主任13人競爭1位 ...
東網
-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