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港聞
娛樂
體育
財經
國際
其他
熱門搜尋 :
寶達邨
伯嘉士大廈
逃犯條例
高處墮下
陳秉志
Robinhood
示範單位
張曦雯
巴黎聖日耳門
安心出行
發電 相關新聞
明報
-
國際
2021-04-18
孟加拉中資發電站工人示威5死
【明報專訊】孟加拉一個有中資背景的發電站工地昨(17日)有工人示威,警方開槍鎮壓,至少5死數十人傷。該發電站位於南部沿海城鎮班敍卡里(Banshkhali),工人抗議拖欠薪金、工時長和歧視等問題。警方指現場約有2000人,他們向警方投擲石頭和磚塊,當地官員稱警方是在示威者轉趨暴力後開槍。這座燃煤發電站造價約25億美元(194億港元),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與孟加拉集團S Alam Group在2016年達成協議興建,前者持有三成股權,是中國企業在孟加拉進行的最大投資之一。
查看原始文章
#示威 (6346)
#暴力 (1638)
#投資 (10489)
#工人 (1962)
#工程 (3679)
#協議 (3922)
#美元 (10548)
#中資 (1137)
#港元 (9243)
#南部 (950)
#官員 (4547)
#建設 (1800)
#歧視 (1154)
#示威者 (2611)
#股權 (1029)
#山東 (1208)
#長和 (442)
#造價 (453)
#電力 (359)
#抗議 (1979)
#發電 (366)
#欠薪 (96)
#興建 (962)
#鎮壓 (173)
#工地 (285)
#達成協議 (691)
#石頭 (109)
#國企 (1471)
#磚塊 (22)
#薪金 (423)
#開槍 (568)
#中國企業 (547)
#孟加拉 (178)
#工時 (188)
#東電 (11)
#5億 (3830)
#擲石 (43)
#5死 (102)
#發電站 (10)
#集團 (3760)
香港電台
-
國際
2021-04-17
孟加拉發電廠工人示威要求加薪 警方鎮壓最少4死
孟加拉有燃煤發電廠的工人示威,要求加薪,警方開槍鎮壓,最少4人死亡,多人受傷。 涉事工廠位於東南部吉大港,由中資企業與當地企業在2016年簽署協議,耗資24億美元興建。警方說,由於有警員受襲,於是開火還擊,行動中最少6名警員受傷,正設法控制局勢。
查看原始文章
#示威 (6346)
#死亡 (9312)
#工人 (1962)
#工廠 (1278)
#協議 (3922)
#美元 (10548)
#中資 (1137)
#南部 (950)
#簽署 (2175)
#警員 (6180)
#局勢 (1211)
#加薪 (201)
#發電 (366)
#興建 (962)
#鎮壓 (173)
#開槍 (568)
#孟加拉 (178)
#發電廠 (26)
#開火 (231)
#中資企業 (172)
#簽署協議 (55)
東網
-
港聞
2021-04-16
一試兩制惹學生不滿 城大終跪低重啟網考申請
大專學界將迎來考試季,香港城市大學4月初發電郵宣布恢復實體考試,學生應回校考試,但非身處香港的學生則可申請網上考試,令學
查看原始文章
#兩制 (1334)
#學生 (7335)
#學界 (448)
#大專學界 (10)
#城市 (3214)
#大學 (7438)
#城大 (293)
#考試 (996)
#電郵 (507)
#城市大學 (139)
#發電 (366)
#大專 (283)
#香港城 (113)
#香港城市大學 (69)
#重啟 (2558)
#網上考試 (17)
#恢復 (4559)
明報
-
財經
2021-04-16
受惠政府消費券 易付達商戶料增10%
【明報專訊】港府計劃7月暑假派發電子消費券,俊盟國際(8062)旗下提供支付平台服務的易付達(eftPay),其主席及行政總裁勞俊傑表示,政府初時宣布電子消費券以來,集團收到有關電子支付服務的查詢量,一度較以往飈升8至9倍,最近的查詢亦較以往增加2倍至3倍,當中網店的查詢佔比達10%。勞俊傑相信,受惠於電子消費券政策,集團商戶量料可增10%,即增約3000戶。
查看原始文章
#政府 (41633)
#行政 (9915)
#總裁 (4630)
#政策 (5332)
#消費 (3896)
#政總 (3315)
#行政總裁 (2230)
#港府 (5091)
#電子 (2467)
#商戶 (748)
#發電 (366)
#暑假 (383)
#網店 (156)
#電子支付 (137)
#支付平台 (48)
#電子支付服務 (2)
#消費券 (371)
#7月 (4138)
#查詢 (1866)
#電子消費券 (181)
#集團 (3760)
東網
-
財經
2021-04-15
鄧聲興:領展物業增長組合潛力大
本地疫情漸受控,政府計劃以「疫苗氣泡」為基礎,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市場憧憬消費復甦,港府將派發電子消費券,亦有利消費增
查看原始文章
#措施 (13359)
#政府 (41633)
#本地 (8427)
#消費 (3896)
#港府 (5091)
#電子 (2467)
#物業 (3455)
#放寬 (4080)
#疫情 (50883)
#發電 (366)
#憧憬 (861)
#領展 (186)
#疫苗 (7471)
#氣泡 (498)
#復甦 (1881)
#消費券 (371)
#受控 (424)
#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261)
#組合 (1778)
#社交距離措施 (1242)
#社交距離 (2159)
#電子消費券 (181)
#疫苗氣泡 (83)
#鄧聲興 (69)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4-15
全球鬥搶銅驟變國安戰
各國互信驟降,擁有傳統資源已昇華至「國安問題」!多國實施減排減碳,亦加緊轉用清潔能源,無論電網或風力發電渦輪機皆需用「銅」。就此,加拿大礦業巨企Ivanhoe Mines創辦人Robert Friedland警告,銅價短期恐被搶貴,中期來看,要生產更多的銅已成國家安全問題,因其對經濟發展相當重要。早有研究警告,於2030年前全球銅每年供應缺口達470萬噸,需要對業界投資1,000億美元。
查看原始文章
#投資 (10489)
#警告 (4101)
#加拿大 (1952)
#美元 (10548)
#創辦人 (1519)
#能源 (1439)
#國安 (9630)
#經濟 (19115)
#供應 (3443)
#業界 (3373)
#清潔 (1521)
#30年 (765)
#傳統 (1665)
#國家安全 (3015)
#生產 (3677)
#安全問題 (185)
#發電 (366)
#資源 (1605)
#減排 (44)
#風力 (248)
#Mine (34)
#2030年 (123)
#礦業 (162)
#風力發電 (24)
#渦輪 (4)
#電網 (98)
#減碳 (64)
#清潔能源 (29)
東方日報
-
港聞
2021-04-14
敲山札記:添煩添亂
特區政府日前終於進一步公布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的大概情況。基本上政府準備在今年7月開始向全港18歲以上合資格的永久性居民以及新來港人士派發電子消費券5,000元。政府之前說過,5,000元會分5次派發,每月一次派1,000元,而該1,000元不能儲起到下個月使用。而此安排的細節,則有待政府進一步確認。
查看原始文章
#港人 (6522)
#政府 (41633)
#居民 (4602)
#特區政府 (2173)
#消費 (3896)
#特區 (3617)
#電子 (2467)
#資格 (3172)
#發電 (366)
#新來港 (61)
#消費券 (371)
#7月 (4138)
#電子消費券 (181)
#永久性居民 (27)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4-13
德勤核數 保利協鑫四度延刊業績
由德勤任核數師的太陽能發電材料商保利協鑫能源(03800)第四度宣布延遲公布業績,指無法於現階段確定及發布2020年度業績,將繼續停牌,是次甚至連公布業績的日子也未有預告。
查看原始文章
#太陽 (1215)
#2020年 (7591)
#能源 (1439)
#2020 (10893)
#延遲 (947)
#業績 (2845)
#發電 (366)
#核數師 (140)
#停牌 (486)
#太陽能 (93)
#德勤 (154)
#保利 (133)
#年度業績 (177)
#保利協鑫 (22)
東方日報
-
港聞
2021-04-13
敲山札記:民主或民粹
今年台灣沒有選舉,但台灣通過的「公民投票法」,決定由2021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公投,今年在8月28日。現時有4項公投,可能會在8月28日提出。第一是「重啟核四」,決定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第二是「反萊豬公投」,決定是否政府全面禁止進囗瘦肉精豬肉與其製品。第三是「公投綁大選」,決定是否同意公投成案後,應與選舉同日舉行。第四是「珍愛藻礁公投」,決定是否同意中油公司在大潭藻礁蓋建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工業港。台灣公投法第29條規定,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且超過不同意票,算公投通過。而第30條規定,公投通過,原法律或自治條例在公告之日算至第3日起,就會失效,政府應於3個月內研擬相關法律,並送法院、議會審議,於下一會期休會前完成審議。如政府不履行公投結果,沒有罰則,當局只會承擔政治責任,民意應反映在下次選舉的選票上。
查看原始文章
#選舉 (6125)
#政府 (41633)
#通過 (7048)
#條例 (2949)
#規定 (3073)
#民意 (838)
#法院 (10436)
#失效 (174)
#台灣 (6314)
#審議 (2082)
#禁止 (3273)
#民主 (8787)
#有效 (2477)
#天然 (325)
#豬肉 (359)
#結果 (7733)
#天然氣 (190)
#投票 (2157)
#自治 (1194)
#法律 (4467)
#工業 (1899)
#責任 (2269)
#大選 (3429)
#議會 (2881)
#發電 (366)
#大潭 (64)
#轉發 (237)
#油公司 (112)
#休會 (166)
#投票權 (93)
#選票 (477)
#罰則 (188)
#公投 (324)
#民粹 (25)
#重啟 (2558)
#中油 (21)
#政治責任 (17)
#液化天然氣 (19)
#決定 (4995)
#2021年 (1862)
#瘦肉精 (47)
#萊豬 (17)
#四分 (76)
明報
-
財經
2021-04-12
中電:未來將拓不同可再生能源發電
【明報專訊】中電(0002)早前和政府協定最新5年發展計劃,其中去年已實現天然氣發電佔總發電比例50%要求,集團首席執行官藍凌志指出,不少人誤會電費會因為增加燃氣發電而減少,事實上反而因為氣價波動,成本並不便宜。不過他強調,燃氣僅屬一種中轉能源,日後發展會更講求不同可再生能源發電組合配搭,在新建設備成本降低後,加上攤銷年期較長,屆時消費者負擔的成本亦會隨之下降。
查看原始文章
#政府 (41633)
#未來 (6918)
#成本 (1584)
#能源 (1439)
#建設 (1800)
#天然 (325)
#負擔 (614)
#消費 (3896)
#天然氣 (190)
#消費者 (1058)
#電費 (151)
#下降 (2041)
#發電 (366)
#協定 (525)
#中電 (302)
#燃氣 (144)
#配搭 (72)
#再生能源 (89)
#凌志 (7)
#可再生能源 (41)
#執行 (3375)
#5年 (4156)
#組合 (1778)
#事實 (1500)
#集團 (3760)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4-12
天然氣僅過渡 終須靠氫能
中電控股(00002)逐步提高天然氣於發電燃料中的比重,並推高電費,惟首席執行官藍凌志形容,天然氣發電在香港實現「碳中和」過程中只不過是扮演過渡角色,最終將被氫氣發電所取代。
查看原始文章
#天然 (325)
#天然氣 (190)
#電費 (151)
#燃料 (173)
#發電 (366)
#中電 (302)
#中電控股 (44)
#過渡 (705)
#凌志 (7)
#氫氣 (8)
#碳中和 (95)
#角色 (1225)
#執行 (3375)
#控股 (2736)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4-12
中電谷新能源 對電費影響微
中電控股(00002)首席執行官藍凌志形容,實現「碳中和」如同在短短30年內拚命將過去120多年建成的發電系統,統統換成沒有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裝機,但強調相關投資成本對電費的影響不及燃料價格波動。
查看原始文章
#投資 (10489)
#成本 (1584)
#能源 (1439)
#價格 (2577)
#30年 (765)
#排放 (222)
#電費 (151)
#燃料 (173)
#發電 (366)
#新能源 (486)
#中電 (302)
#中電控股 (44)
#再生能源 (89)
#碳排放 (82)
#凌志 (7)
#可再生能源 (41)
#碳中和 (95)
#執行 (3375)
#控股 (2736)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4-12
美國:料需求佔能源消費14%
美國到了2035年,將通過向可再生能源過渡實現無碳發電,到2050年,實現100%採用清潔能源,達至碳中和的目標。
查看原始文章
#通過 (7048)
#能源 (1439)
#消費 (3896)
#清潔 (1521)
#需求 (3370)
#發電 (366)
#過渡 (705)
#再生能源 (89)
#可再生能源 (41)
#50年 (454)
#碳中和 (95)
#清潔能源 (29)
#5年 (4156)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4-12
中國:望培養多家產業鏈龍頭
據統計,去年內地氫能產量和消費量均已突破2,500萬噸,成為世界最大製氫國。氫能亦被寫入中國「十四五」(第14個5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到2030年,內地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性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另外,到「十四五」後期,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佔中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
查看原始文章
#未來 (6918)
#500萬 (1219)
#生產總值 (606)
#能源 (1439)
#佔中 (153)
#消費 (3896)
#規劃 (1357)
#30年 (765)
#生產 (3677)
#統計 (2794)
#電力 (359)
#排放 (222)
#下降 (2041)
#發電 (366)
#國內生產總值 (360)
#綱要 (66)
#二氧化碳 (37)
#再生能源 (89)
#化石 (85)
#碳排放 (82)
#2030年 (123)
#可再生能源 (41)
#中國電力 (13)
#產業鏈 (185)
#遠景 (83)
#2035年遠景目標 (54)
#5年 (4156)
#十四五 (279)
#「十四五」 (138)
#2035年遠景 (56)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4-12
能源革命「氫」易減碳
自從主張綠色能源的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全球加快走上減碳排放的新賽道,各主要經濟體都制訂了減碳目標,並積極研究低碳新能源。雖然再生能源及電池可助發電過程和汽車業實現減碳,但技術卻能應用於航空、航運、鋼鐵和化肥等,反觀能應用於大規模工業製程及低碳的氫氣,正是吸引全球資金逐鹿的新戰場!
查看原始文章
#美國總統 (6150)
#技術 (3439)
#汽車 (2591)
#能源 (1439)
#總統 (13070)
#經濟 (19115)
#航空 (3614)
#資金 (3676)
#排放 (222)
#工業 (1899)
#鋼鐵 (120)
#發電 (366)
#拜登 (4278)
#革命 (600)
#新能源 (486)
#制訂 (683)
#航運 (213)
#電池 (403)
#再生能源 (89)
#汽車業 (105)
#碳排放 (82)
#氫氣 (8)
#化肥 (18)
#戰場 (250)
#減碳 (64)
#拜登上任 (153)
#經濟體 (326)
#綠色能源 (10)
#應用 (476)
東網
-
財經
2021-04-12
中電谷新能源 對電費影響微
中電控股(00002)首席執行官藍凌志形容,實現「碳中和」如同在短短30年內拚命將過去120多年建成的發電系統,統統換成
查看原始文章
#能源 (1439)
#30年 (765)
#電費 (151)
#發電 (366)
#新能源 (486)
#中電 (302)
#中電控股 (44)
#凌志 (7)
#碳中和 (95)
#執行 (3375)
#控股 (2736)
東網
-
港聞
2021-04-11
公營街市租戶申資助裝電子付款系統反應冷淡 政府被轟宣傳不足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向港人派發電子消費券,惟本港電子支付普及化方面,卻一直落後於內地及其他城市。在疫情肆虐下,政府為
查看原始文章
#港人 (6522)
#政府 (41633)
#街市 (1004)
#財政預算 (936)
#財政 (4650)
#城市 (3214)
#消費 (3896)
#電子 (2467)
#公營 (525)
#資助 (2644)
#預算案 (1159)
#疫情 (50883)
#財政預算案 (892)
#發電 (366)
#預算 (1840)
#租戶 (431)
#電子支付 (137)
#疫情肆虐 (748)
#消費券 (371)
#電子消費券 (181)
明報
-
財經
2021-04-10
南華早報裁員4% 重組未涉編採部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9988)旗下的《南華早報》行政總裁劉可瑞昨向員工發電郵,指為了讓公司在疫情後能快速增長,下周一起會重組架構,部分部門將合併,受影響部門包括產品與科技、觀眾增長等,編採部門並不在名單當中。
查看原始文章
#行政 (9915)
#總裁 (4630)
#名單 (3063)
#員工 (6069)
#科技 (8842)
#南華早報 (79)
#政總 (3315)
#行政總裁 (2230)
#裁員 (1535)
#合併 (542)
#阿里巴巴 (1184)
#電郵 (507)
#疫情 (50883)
#阿里 (1938)
#發電 (366)
#門將 (1464)
#重組 (834)
#南華 (117)
#架構 (335)
#部門 (4725)
#產品 (4403)
#重組架構 (14)
#編採 (15)
#劉可瑞 (2)
東方日報
-
娛樂
2021-04-08
泫雅黃金發電機
形象百變嘅韓國性感歌手泫雅,經常以唔同造型示人,近日佢公開金髮馬尾新Look,着住黃色吊帶裙晒事業線,仲單眼放電,可愛又性感!
查看原始文章
#黃金 (1379)
#形象 (955)
#事業線 (281)
#泫雅 (62)
#造型 (936)
#韓國 (4891)
#發電 (366)
#發電機 (31)
#放電 (73)
#馬尾 (27)
明報
-
港聞
2021-04-07
消息稱蔡玉玲《鏗鏘集》「7.21誰主真相」獲人權新聞獎 港台:會退出已參選獎項及不領獎 (21:33)
香港電台管理層上月底要求員工不可將作品送交參加賽事,即使已參加,亦要去信主辦單位退賽。據了解,人權新聞獎主辦單位本周陸續發電郵通知得獎者,當中港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製作的《視點31》及《鏗鏘集》均獲奬,而蔡玉玲擔任編導的《鏗鏘集》「7.21誰主真相」更獲紀錄片組(中文)大獎。
查看原始文章
#電台 (2654)
#電視 (5127)
#參選 (1524)
#港台 (1401)
#員工 (6069)
#視點31 (10)
#退出 (1357)
#人權 (1516)
#中港 (1097)
#紀錄片 (412)
#管理層 (929)
#香港電台 (817)
#電郵 (507)
#真相 (477)
#獎項 (402)
#發電 (366)
#信主 (29)
#領獎 (108)
#退賽 (154)
#賽事 (3037)
#人權新聞獎 (8)
#港台電視 (44)
#鏗鏘集 (206)
#蔡玉玲 (154)
#主辦 (649)
#台電 (148)
#電郵通知 (28)
熱門新聞
1
飛鵝山自殺崖發現石樂蕎漁夫帽 救援人員登山搜索 ...
東網
-
港聞
2
【英超精華】(4月17日) ...
now
-
國際
3
警西營盤搗提供水煙派對房間 拘負責人票控27客 (11:45 ...
明報
-
港聞
4
熱愛行山24歲女子石樂蕎失蹤2日 家人網上呼籲提供資料 ...
東網
-
港聞
5
寶達邨無情火奪4命 大廈解封起火樓層曝光 ...
東網
-
港聞
6
按摩椅「自焚」燒屋 六口家四死一危殆 ...
新浪
-
港聞
7
失蹤女子石樂蕎離家前穿行山裝 姊:警稱無證據往行山拒搜山 ( ...
明報
-
港聞
8
新冠肺炎|友愛邨愛暉樓第2座、愛勇樓現初步確診 與另7地點納 ...
明報
-
港聞
9
金秀賢霸道獲封「男版徐睿知」 ...
明報
-
娛樂
10
【4月17日疫情速報】(09:40) ...
now
-
港聞
11
英超愛華頓主場與熱刺賽和2:2 ...
香港電台
-
體育
12
【大鳴大放】公司查冊(二) ...
now
-
港聞
13
變種病毒患者殺入社區 袁國勇:可能在社區或檢疫期內感染 ...
東網
-
港聞
14
約2709億港元去年流入加國 港青簽證計劃首3周收逾500申 ...
東網
-
港聞
15
電池短路 烈火焚宅 6口家4死 ...
東方日報
-
港聞
16
東京殘奧︱硬地滾球港將爭衛冕 梁育榮憂缺傷殘人士數據 未 ...
明報
-
體育
17
熱愛行山24歲女失聯 家人急尋 ...
東方日報
-
港聞
18
港鐵宋皇臺站地盤內 六旬保安倒斃洗手間 (22:30) ...
明報
-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