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港聞
娛樂
體育
財經
國際
其他
熱門搜尋 :
特別職務隊
高處墮下
ViuTV
汪明荃
大鳴大放
模特兒
日出康城
viu
何雁詩
許廷鏗
加價 相關新聞
明報
-
港聞
2021-01-24
膠袋棄置量跌 加費不再提 全港前年仍棄40.7億個 超市升5.7%
【明報專訊】本港自2015年全面實施膠袋徵費,每個收費0.5元,但棄置堆填區的膠袋量不斷上升,不過環保署最新數字顯示,2019年整體棄置量按年下跌近一成,是徵費後首跌,但仍有40.73億個,當中超市上升5.7%,2019年棄置量有5217萬個。據本報了解,政府已完成檢討徵費,下半年會視乎情况決定是否就膠袋徵費結果諮詢公眾,惟近日當局與立法會及持份者溝通,口風有轉,未有如早前提及考慮膠袋徵費加價。環保署回應稱,會適時就優化收費計劃諮詢公眾,以制訂未來路向。
相關新聞:
東奧半年倒數 舉辦與否現分歧 世衛籲以科學為依歸
鄰近「受限區域」!杜大偉食店停業避疫
距「受限區域」兩條街 翟威廉照開舖:未算最慘
龍七公:改善勞工所得 增經濟內循環
平心而論:移民英國匆匆上路
查看原始文章
#政府 (38683)
#未來 (12513)
#立法會 (11295)
#下跌 (6238)
#中超 (592)
#結果 (7120)
#諮詢 (1408)
#超市 (822)
#收費 (888)
#溝通 (917)
#環保 (1053)
#加價 (252)
#膠袋 (160)
#檢討 (1001)
#制訂 (671)
#加費 (36)
#棄置 (179)
#膠袋徵費 (5)
#環保署 (229)
#徵費 (139)
#堆填區 (133)
#決定 (2646)
#5年 (3519)
東網
-
財經
2021-01-23
全球缺「芯」!多家晶片商極罕見地同步加價
日本媒體報道,為因應需求暴增和代工產能有限導致的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日本瑞薩電子(Renesas)和荷蘭恩智浦等晶片商,正
查看原始文章
#罕見 (584)
#日本 (10443)
#短缺 (506)
#荷蘭 (1017)
#供應 (3361)
#需求 (3211)
#電子 (2177)
#加價 (252)
#晶片 (708)
#產能 (291)
#晶片商 (26)
#代工 (182)
東方日報
-
港聞
2021-01-22
為加價鋪路 玩弄機制屢搬龍門
【本報訊】港鐵為了加價機關算盡,早在去年便鋪路爭取今年能夠加價。港鐵過去兩年處理「票價封頂機制」的追加票價加幅時「搬龍門」,令今年累計需追加共1.58%票價,觸及啟動加價門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本港在疫情下連續多月通縮,令港鐵的如意算盤最終未能打響。
查看原始文章
#港鐵 (2704)
#票價 (180)
#門檻 (461)
#疫情 (54097)
#加價 (252)
#封頂 (55)
#龍門 (99)
#加幅 (278)
#如意 (87)
#通縮 (116)
#機制 (1750)
#封頂機制 (6)
東方日報
-
港聞
2021-01-22
疫境難捱 議員促准延遲交稅
疫情重創經濟,立法會昨繼續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商界議員廖長江認為要把握機遇,融入內地雙循環發展;促請政府繼續稅務豁免或批准延遲繳交稅項,鼓勵業主減租。對於政府仍打算「搵長者開刀」,連長者2元乘車優惠也要加價,議員陳克勤狠批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冷血,更嘲諷他智商160,只是「讀書叻」,但不會為市民謀福祉。
查看原始文章
#政府 (38683)
#立法會 (11295)
#豁免 (1265)
#局長 (7847)
#長者 (1491)
#業主 (2286)
#經濟 (18242)
#福利 (1625)
#優惠 (1145)
#施政報告 (1222)
#勞工 (1943)
#延遲 (1024)
#機遇 (331)
#減租 (543)
#稅務 (355)
#商界 (441)
#羅致光 (723)
#長江 (763)
#勞工及福利局 (774)
#疫情 (54097)
#加價 (252)
#議案 (730)
#廖長江 (62)
#施政 (1526)
#冷血 (48)
#陳克勤 (70)
#智商 (46)
#交稅 (52)
#勞工及福利 (803)
#乘車優惠 (132)
#致謝議案 (5)
#重創 (1903)
#《施政報告》 (517)
#2元乘車優惠 (74)
#2元乘車 (73)
#雙循環 (92)
東網
-
港聞
2021-01-21
港鐵玩弄機制為加價鋪路 今年須追加1.58%票價
港鐵近年坐擁巨額盈利下仍堅持按機制加價,被外界狠批其「賺到盡」。港鐵為了加價可謂扭盡六壬,早在去年便為爭取今年能夠加價「
查看原始文章
#港鐵 (2704)
#票價 (180)
#堅持 (2700)
#盈利 (2510)
#加價 (252)
#機制 (1750)
東網
-
港聞
2021-01-21
議員斥羅致光冷血 智商高但不為市民謀福祉
各行各業受疫情打擊,最新失業率攀升至6.6%,創16年來新高,政府卻仍然打算「搵長者開刀」,將長者2元乘車優惠加價。議員
查看原始文章
#政府 (38683)
#打擊 (4040)
#長者 (1491)
#失業率 (1242)
#優惠 (1145)
#羅致光 (723)
#失業 (2565)
#疫情 (54097)
#加價 (252)
#冷血 (48)
#智商 (46)
#乘車優惠 (132)
#2元乘車優惠 (74)
#2元乘車 (73)
東網
-
財經
2021-01-19
鑽石需求急升溫 傳De Beers加價半成
外國傳媒報道,鑽石產業有復甦迹象,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De Beers加價,幅度是數年最大。消息指出,該公司在今年第一場拍
查看原始文章
#外國 (6730)
#鑽石 (1058)
#需求 (3211)
#生產 (3585)
#急升 (1510)
#加價 (252)
#生產商 (538)
#外國傳媒 (1331)
#傳媒報道 (2663)
#復甦 (1393)
now
-
財經
2021-01-18
MONACO次輪售133伙 加價7.7%周四賣
【Now新聞台】本港樓市一、二手交投回暖,今年頭炮新盤MONACO於剛過去的周末開售,145個單位全數沽清,發展商加推應市,並於周四展開第二輪銷售。
查看原始文章
#發展商 (1271)
#樓市 (3169)
#銷售 (3943)
#新盤 (2768)
#二手 (2296)
#加價 (252)
#加推 (495)
#交投 (1053)
#Now新聞 (29606)
#3伙 (251)
#第二輪 (736)
#本港樓市 (107)
#展商 (733)
#二手交投 (196)
#沽清 (115)
明報
-
財經
2021-01-18
TVB新春廣告價3連凍 曾錦強:加價條件少
【明報專訊】這邊廂有ViuTV高調加價,那邊廂電視廣播(0511)新春廣告套餐則連續3年「凍價」。資料顯示,2021年播放次數最多、價錢最貴的10秒鐘新春廣告套裝,維持叫價22.8萬元不變;套裝包括115次不定位電視廣告,相當於每次播出的成本約1983元。廣告營銷集團The Bees Group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曾錦強稱,以目前經濟和電視台收視情况,相信TVB加價條件有限。
查看原始文章
#viu (1181)
#ViuTV (1307)
#收視 (641)
#電視 (5026)
#電視台 (1266)
#行政 (9686)
#價錢 (278)
#總裁 (4115)
#成本 (1515)
#TVB (314)
#經濟 (18242)
#創辦人 (1232)
#政總 (3023)
#營銷 (222)
#定位 (713)
#套餐 (109)
#行政總裁 (3242)
#廣播 (1424)
#加價 (252)
#新春 (354)
#電視廣播 (142)
#2021年 (1012)
#凍價 (21)
#電視廣告 (27)
#集團 (1316)
#曾錦強 (2)
明報
-
港聞
2021-01-18
羅致光:兩元乘車 未來或變3元
【明報專訊】政府最快於明年首季將「兩元乘車優惠計劃」擴展至60至64歲巿民。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在now新聞台節目《大鳴大放》表示,隨着未來通脹及公共交通加價,未來計劃可能不再是「兩元乘車優惠」,或會加價成為「3元優惠」,以減低政府的財政負擔。
查看原始文章
#政府 (38683)
#大鳴大放 (298)
#未來 (12513)
#交通 (6810)
#局長 (7847)
#財政 (4201)
#福利 (1625)
#負擔 (996)
#優惠 (1145)
#通脹 (825)
#勞工 (1943)
#羅致光 (723)
#公共交通 (539)
#勞工及福利局 (774)
#加價 (252)
#勞工及福利局長 (111)
#勞工及福利 (803)
#乘車優惠 (132)
#Now新聞 (29606)
#兩元乘車優惠 (59)
#兩元乘車優惠計劃 (4)
東方日報
-
財經
2021-01-18
簡訊一覽
●香港建設(00190)公布,獲控股股東黃剛及其妻劉慧持有的華創創業投資提出私有化,將以協議安排方式進行,股東所持有的股份注銷價為每股8元,較上周五收市價溢價120.39%,要約人表明不會加價,股份今日復牌。另外,董事會議決向股東宣派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3仙,代替截至去年底止年度的末期股息。
查看原始文章
#投資 (8931)
#私有化 (297)
#協議 (4058)
#股東 (2138)
#董事 (4104)
#建設 (1710)
#股息 (322)
#創業 (1392)
#市價 (2890)
#收市價 (742)
#加價 (252)
#董事會 (640)
#股份 (2941)
#復牌 (383)
#收市 (4915)
#控股 (2164)
#香港建設 (34)
明報
-
財經
2021-01-18
ViuTV闢「黃金時段」 廣告加價近四成 涉《造星》等節目播出時間 學者:年輕化議價力高
【明報專訊】去年ViuTV不少劇集和綜藝節目引起注意,其中年底播出的《全民造星III》更掀起話題,帶動新一年的電視廣告收費逆市加價。本報發現,ViuTV今年開始將原來晚上由7時至12時的廣告時段一分為二,其中播放時間包括《造星》等節目的9時至12時變成「黃金時段」,廣告收費加價近四成;其餘時段收費則輕微上調5%。有學者認為,主打年輕化的ViuTV定位清晰,廣告收費有力上調,而且即使升幅看似頗大,但跟「大台」仍有一段距離(見圖)。
查看原始文章
#viu (1181)
#全民造星II (84)
#ViuTV (1307)
#黃金 (1388)
#全民造星III (83)
#電視 (5026)
#學者 (1682)
#造星II (94)
#《全民造星III》 (78)
#上調 (896)
#綜藝 (688)
#大台 (63)
#綜藝節目 (1337)
#升幅 (3941)
#全民造星 (106)
#注意 (2592)
#定位 (713)
#收費 (888)
#加價 (252)
#年輕化 (95)
#時間 (8007)
#發現 (1820)
#電視廣告 (27)
#一分為二 (8)
東方日報
-
港聞
2021-01-18
政府算死草優惠縮骨 $2乘車謀加價到$3
政府擬於明年首季將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受惠年齡門檻降至60歲,惟尚未「落袋」已隨時要加價。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考慮到通脹及公共交通工具加價,未來會減少該優惠的補貼額,屆時合資格長者及殘疾人士乘車或需支付3元車費,比現時「加價」1元,升幅為50%。市民炮轟政府「計到盡」、「正Cheap精」,議員則指該優惠每年只花數十億元公帑,對政府只屬九牛一毛,不應「加價」剝削市民福利。
查看原始文章
#政府 (38683)
#未來 (12513)
#交通 (6810)
#局長 (7847)
#長者 (1491)
#福利 (1625)
#優惠 (1145)
#年齡 (1263)
#補貼 (1461)
#車費 (129)
#通脹 (825)
#升幅 (3941)
#勞工 (1943)
#交通工具 (376)
#羅致光 (723)
#公共交通 (539)
#門檻 (461)
#殘疾 (388)
#hea (597)
#殘疾人士 (243)
#勞工及福利局 (774)
#加價 (252)
#資格 (4771)
#公帑 (425)
#剝削 (178)
#公共交通工具 (234)
#縮骨 (15)
#勞工及福利 (803)
#乘車優惠 (132)
#60歲 (499)
#2元乘車優惠 (74)
#殘疾人 (216)
#2元乘車 (73)
香港電台
-
港聞
2021-01-17
羅致光:檢討長者乘車優惠要考慮通脹 將來或加至3元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為長者提供的乘車優惠,2元是基價,每5年檢討一次時要考慮通脹調整,增幅要與票價看齊。他說,將來可能加價至2.2元或2.5元,甚至增至3元,以減低公共財政負擔。 羅致光接受一個電視節目訪問時又提到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已有近400間企業主動聯繫勞工處,認為反映計劃有一定吸引力...
查看原始文章
#電視 (5026)
#就業 (3340)
#票價 (180)
#局長 (7847)
#長者 (1491)
#業主 (2286)
#財政 (4201)
#福利 (1625)
#負擔 (996)
#優惠 (1145)
#青年 (3046)
#通脹 (825)
#勞工 (1943)
#電視節目 (406)
#羅致光 (723)
#大灣區 (838)
#調整 (3150)
#勞工及福利局 (774)
#加價 (252)
#檢討 (1001)
#勞工處 (408)
#勞工及福利 (803)
#公共財政 (49)
#乘車優惠 (132)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57)
#5年 (3519)
#增幅 (573)
#青年就業 (70)
東網
-
港聞
2021-01-17
羅致光預告長者乘車優惠增至3元 網民轟:cheap精
政府早前宣布將於明年第1季,放寬2元乘車優惠門檻降至60歲,惟優惠尚未「落袋」已隨時要加價。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於電視
查看原始文章
#網民 (4285)
#政府 (38683)
#電視 (5026)
#局長 (7847)
#長者 (1491)
#福利 (1625)
#優惠 (1145)
#勞工 (1943)
#羅致光 (723)
#門檻 (461)
#hea (597)
#放寬 (3578)
#勞工及福利局 (774)
#加價 (252)
#勞工及福利 (803)
#乘車優惠 (132)
#60歲 (499)
#2元乘車優惠 (74)
#2元乘車 (73)
now
-
港聞
2021-01-17
羅致光:兩元乘車優惠未來或加價
【Now新聞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本台節目《大鳴大放》中指,隨著通脹及公共交通加價,日後可能不再是兩元乘車優惠,或會加價成為「三元優惠」,以減低公共財政負擔。
查看原始文章
#大鳴大放 (298)
#未來 (12513)
#交通 (6810)
#局長 (7847)
#財政 (4201)
#福利 (1625)
#負擔 (996)
#優惠 (1145)
#通脹 (825)
#勞工 (1943)
#羅致光 (723)
#公共交通 (539)
#勞工及福利局 (774)
#加價 (252)
#勞工及福利 (803)
#公共財政 (49)
#中指 (517)
#乘車優惠 (132)
#Now新聞 (29606)
#兩元乘車優惠 (59)
東方日報
-
港聞
2021-01-13
紅Van憂失加價自主權 邨巴不滿未納入計劃
【本報訊】政府擬准紅色小巴、街渡和電車加入2元乘車優惠計劃,但邨巴繼續被排擠。紅色小巴業界擔心加入計劃後會喪失加價自主權,促請運輸署保留彈性處理業界的加價申請。邨巴業界則不滿未被納入該優惠計劃內。
查看原始文章
#政府 (38683)
#運輸署 (712)
#紅色小巴 (22)
#擔心 (7786)
#優惠 (1145)
#業界 (4429)
#紅色 (787)
#運輸 (2246)
#自主 (368)
#主權 (851)
#加價 (252)
#電車 (75)
#邨巴 (24)
#乘車優惠 (132)
#紅van (15)
#2元乘車優惠 (74)
#小巴業界 (11)
#街渡 (17)
#2元乘車 (73)
#2元乘車優惠計劃 (7)
東網
-
港聞
2021-01-12
2元乘車優惠擬准紅色小巴加入 業界憂失加價自主權
政府擬將2元乘車優惠的受惠年齡門檻降至60歲,並擬將紅色小巴、街渡和電車納入該優惠計劃,但邨巴則繼續被排擠。紅色小巴業界
查看原始文章
#政府 (38683)
#紅色小巴 (22)
#業界 (4429)
#優惠 (1145)
#年齡 (1263)
#紅色 (787)
#自主 (368)
#主權 (851)
#門檻 (461)
#加價 (252)
#電車 (75)
#邨巴 (24)
#乘車優惠 (132)
#60歲 (499)
#小巴業界 (11)
#2元乘車優惠 (74)
#街渡 (17)
#2元乘車 (73)
東網
-
財經
2021-01-11
富人消費意欲強勁?內地奢侈品牌現加價潮
內媒報道,繼宣布在網絡成立兩家天貓官方旗艦店的消息之後,Gucci於上周五(8日)起上調老花系列等熱門包款的價格,升幅或
查看原始文章
#網絡 (3003)
#上調 (896)
#價格 (2577)
#消費 (3616)
#升幅 (3941)
#熱門 (1762)
#加價 (252)
#Gucci (84)
#天貓 (99)
#旗艦店 (93)
#消費意欲 (85)
#GU (1498)
#奢侈品 (117)
#老花 (8)
香港電台
-
港聞
2021-01-10
張建宗稱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迅速 正全力發展港深創科園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說,以創新科技推動經濟增長是全球大勢所趨,他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 張建宗在網誌說,近年香港的創科發展迅速,相關產業在2019年的增加價值,比2018年上升近12%。香港去年共有3360間初創公司,比2019年增加6%,較17年顯著上升51%。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20年世界數碼競...
查看原始文章
#未來 (12513)
#政務司 (1026)
#2020年 (7683)
#科技 (10313)
#經濟 (18242)
#經濟增長 (703)
#數碼 (1306)
#2020 (10889)
#創新 (3344)
#創科 (360)
#司長 (2881)
#張建宗 (1018)
#網誌 (857)
#初創 (571)
#2018年 (1721)
#加價 (252)
#創新科技 (148)
#初創公司 (93)
#政務司司長 (1355)
#科技發展 (100)
#創科園 (10)
#8年 (3386)
熱門新聞
1
遇截查被指不合作 涉阻差被捕 孕婦疑被警辱罵拖行 早產嬰入I ...
明報
-
港聞
2
荷蘭有人不滿封城燒毀檢測中心 ...
now
-
國際
3
關注薪酬低互聯網受限制 港青對赴大灣區發展感憂慮 ...
東網
-
港聞
4
台灣東北部發現逾三百個海底巨蟲巢穴化石 ...
now
-
國際
5
【政情網上行】劉鳴煒回應二次創作歌 冀社會理性分析 ...
now
-
港聞
6
【周日人物】拆皇后孕建築博士 不去起樓去「考古」 黎雋維:古 ...
明報
-
港聞
7
屯門工廈無牌樓上吧播疫 警拘3負責人12酒客 ...
東網
-
港聞
8
10間公院內科病床爆滿 明愛使用率達131% ...
東網
-
港聞
9
新華社評論員文章稱腐敗是中共執政的最大風險仍然存在 ...
香港電台
-
國際
10
貝康醫療傳周三起招股 高瓴及奧博資本為上市前股東 ...
東網
-
財經
11
張惠雅酒後踩單車撞崩牙 ...
明報
-
娛樂
12
西貢2遊艇起火 現場傳出爆炸聲 ...
東網
-
港聞
13
警指截查期間阻差辦公 孕婦坐地遭鎖手銬拘捕 ...
東方日報
-
港聞
14
白田街遊樂場群煞施襲 男子捱打傷頭 ...
東網
-
港聞
15
有確診者社區檢測時陰時陽 專家稱或因病發多天才檢測 ...
香港電台
-
港聞
16
尾段轟3球 曼城3:1反勝乙組仔 ...
now
-
體育
17
A米0:3輸「特」 國米0:0發「甸」 ...
now
-
體育
18
祖記官方宣佈迪列治新冠轉陰 本週末有望復出 ...
新浪
-
體育